您的位置: 首页 >廉政时评>详细内容

廉政时评

沉甸甸的“包袱”不如坦荡荡的“胸怀”

来源:清廉常德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21年09月30日 浏览次数: 字号:

近年来,“问题干部”、“主动投案”等词成为案件通报的高频词汇,与之相关新闻更是引发公众关注与讨论。从年初至今,三湘风纪网已相继公布了一批问题干部主动投案的消息,其中,包括被开除党籍和政务撤职处分,降为四级主任科员的洞口县委原书记艾方毅,三湘风纪网对此评论为“断崖”式处分。与这类主动投案的问题干部对比,还有一些被“双开”的问题干部,因涉嫌犯罪问题被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三湘风纪网对此评论为“成囚”。

诚如三湘风纪网所评论的,有的“成囚”,有的“断崖”,结果大相径庭,“主动投案”是关键一步。

时下,主动投案正从“现象”变成“常态”。党的十八大拉开了国际追逃追赃大幕,在“红色通缉令”、“猎狐行动”纷纷开展下,不仅令外逃干部如杨秀珠、黎健雄、蔡瑛等回归投案,国内一批问题干部也纷纷主动投案。据相关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有10357人主动投案,2020年则增加到了1.6万人。问题干部的主动投案,一方面,是对“反腐败取得压倒性胜利”、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生动诠释;另一方面,是源于我们党“惩前毖后、治病救人”“自查从宽,被查从严”政策的强大感召力。

毋庸置疑,无论是“迫”于反腐败高压态势的强大威慑还是被政策感召,从以往案例来看,能够选择主动投案的问题干部都是为自己选择了一条“救赎之路”。他们中,有的对自己犯下的罪错不再心存侥幸,相反以主动投案方式来对未来受到处分甚或刑责进行预判后作出理性选择;有的明白“再不自首,可能就再也没有机会了”,想通了主动不主动,结果大不一样的道理。

然而,现实中,还有一批宁愿“备受煎熬”也要“负隅顽抗”的问题干部。与主动投案的问题干部相比,有的是将侥幸心理发挥极致,是“撞了南墙也不回头”,待到无法挽回的地步时,徒留一地“鸡毛”,锒铛入狱;有的是自诩聪明,同组织打起埋伏来遮遮掩掩,要么真话只说一半,来个“丢卒保车”的战术,要么穿上“马甲”,明面上十分配合暗地里却试图瞒天过海。凡此种种,本是企图蒙混过关,不想最终仍逃不过法纪的制裁。

“聪明人知错就改,糊涂人有错就瞒。”《左传·晋灵公不君》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晋灵公不遵守做国君的规则,大量征收赋税来满足奢侈的生活,一次厨师没有把熊掌炖烂,他不但把厨师杀了,还放在筐里让官女们用头顶着经过朝廷。大臣赵盾和士季为晋灵公的无道而忧虑,便打算一人接一人规劝晋灵公。后晋灵公曰:“吾知所过矣,将改之。”然而,晋灵公并没有改正,故事的最后其被臣子击杀于桃园中。

犯错不可怕,可怕的是搪塞逃避。对问题干部而言,与其时刻提心吊胆,惶惶不可终日,不如尽早认清形势,争取宽大处理;与其沉甸甸,遮遮掩掩,打着“假投案、真投机”的主意,一有风吹草动便如惊弓之鸟,不如坦荡荡,如实交代,求一份内心平静,莫将自己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亲手“掐断”。(桃源县纪委监委 邓艺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