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廉政时评>详细内容

廉政时评

前途“受挫”岂能沉溺“钱途”

来源:清廉常德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21年09月27日 浏览次数: 字号:

“面对组织向我宣布‘开除党籍,开除公职’的处分决定,我忍不住泪流满面,我不应该忘却初心,与组织离心离德,对党不忠,对法度不敬,甚至带坏风气。”云南省大理州文化和旅游局原党组书记、局长徐会良忏悔道。(来源:三湘风纪)

“贪欲之心不除,如飞蛾扑火,焚身方休。”徐会良先后担任过多个单位、地方“一把手”,其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曾受到同事们的赞扬。然而,随着职务的晋升,他逐渐飘飘然,忘记了组织的培养和信任。特别是遇到仕途不顺,得不到提拔之时,就抱怨“组织不公”,认为有人在整他,变得什么都不在乎,什么都无所谓,把党性原则、工作职责和党纪法规抛于脑后,甘被老板“围猎”,任由欲望缠身,进而狂妄自大,“入了套”“中了邪”,身体到处都是“缺口”,歪风邪气自然乘虚而入,终被欲望所吞噬。

纵观近年媒体报道的违纪违法案例,因为仕途“受挫”,“钱途”补偿“前途”而倒下的何止徐会良一个。湖南省株洲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党工委原委员、管委会原副主任马立恒从仕途不顺到跑官要官,再到收受钱物,在没“挪窝”的十余年间,从全国先进一步步走向深渊;重庆市潼南区政府原党组成员、副区长袁国圣因仕途“不顺”,怨恨组织“不公”,为自己“抱不平”,利用手中的权力为自己“谋出路”,堕入贪婪的沼泽中……殊不知,以仕途“受挫”为由慰藉所谓的“辛劳”,只会让自己走上人生歧路,光鲜的生活将骤然暗淡、美好的前程将就此止步。这种寻求贪腐补偿的心理纯粹是自欺欺人和自我麻醉。

不进则退、不升即腐,这种心态和现象的背后,说到底还是“总开关”出了问题,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严重偏移,忘记了为官之德、做人之本,心理失衡导致政治变节。有的与从前的岗位比权力大小,与同级提拔快的同志比职务高低……在这种“比”法中,钻进了人生的死胡同,越比越有怨气,心理越失衡,便产生了“既然当不了官,那便发个财”的补偿性心理,妄图通过以钱财来弥补仕途的遗憾;有的认为干了一点事尤其是取得了一点成绩后,就一心想着要求组织回报,一旦希望落空,就心灰意冷、破罐破摔,甚至从贪腐中寻找安慰和补偿,最终前程尽毁、声名扫地。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每一个领导干部都要拎着‘乌纱帽’为民干事,而不能捂着‘乌纱帽’为己做‘官’。”党员干部要坚定信仰,牢记党的宗旨,用理论知识补思想之血、精神之钙,严把作风关,保持一颗平常心,正确看待晋升,自觉把好第一道关口,守住第一道防线,真正做到守得住清廉、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同时,各地方要按照全面从严治党、从严管理干部的要求,建立工作责任制,积极推动干部“能上能下”,重点打通能下的“通道”,既要把好干部选准用好,又要把那些存在问题的干部调整下来,旗帜鲜明为敢于担当,务实为民的好干部撑腰鼓劲。

从政不是登高的攀爬,权力也不是索取的筹码。党员干部的职责在于为民谋利,应当把心思更多地用在事业上,用在为人民造福上。以“升官”为人生理想,抱着“功利从政观”,迟早职位、钱财两空。只有秉持初心,涵养清气,才能答好“为人民服务”这道大题。(津市市委巡察办  张珏 刘致廷)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